本土研究社一直關注房屋及土地的未來政策,就行政長官今日發表之施政報告,有以下三點的回應:
1) 房屋問題本末倒置:施政報告繼續延續「孫九招」時代以私人地產市場主導的房屋發展的失誤策略,在樓價高企的情況下繼續盲目供應土地給地產商提供單位,絕對不會令樓價穩定之餘,同時更助長更大的地產發展利益及合理化其他目的(如深港同城化)。
然而,真正能解決房屋炒賣囤積、租金及公屋等問題的措施,包括增建公屋(現只有既往一樣的15,000個建屋目標)、囤積空置稅(有助釋放20多萬閒置房屋單位)與及租務管制 (防止租金暴漲)等政策,報告中通盤欠奉。
2) 反對土地房屋決策極權化:施政報告不只不尊重現有諮詢,將有關規劃發展的民意視為阻礙,更企圖為此進行更加中央集權的土地規劃行政安排,令房屋土地規劃民主化的議程大大倒退,儼如製造「土地沙皇」。
土地是香港人共有資產,絕不應以解決房屋問題之名讓土地資源的運用與分配無法監察,面對規劃發展的爭議,城規制度的民主化刻不容緩。而有關如何讓市民參與土地房屋發展決策的改革,報告卻一概不提。
3) 丁屋土地被隱憂:佔政府房屋土地儲備六成(930公頃)的丁屋土地完全在施政報告「不存在」,猶如「消失了的地平線」。但卻不斷向新界邊境、綠化農地、填海造地、鄉郊環境及社區設施等具爭議性的土地進行開刀,製造房屋需要與弱勢社群及自然環境的矛盾對立,明顯不非是他所承諾要解決的地產霸權問題,反而卻是向異議聲音宣戰。
若果特首還不正視房屋土地政策的根本矛盾,繼續延續上任特首「私人市場主導」的房屋政策,土地制度愈益黑箱,隱藏真正最需要檢討的丁地儲備,不斷挑動市民、弱勢與環境對立,只會引起社會更大規模的反抗,進一步打擊政府誠信。
本土研究社